霸气书库 - 历史小说 - 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在线阅读 -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才济济

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才济济

    凛凛朔风呼啸而过,吹动下了一夜的白雪,不管这外朝的局势怎样,内廷的局势很是稳定。

    “皇爷,高级将校班所领勇卫营,方太监所领西厂,已顺利离京启程。”韩赞周微微欠身,向崇祯皇帝禀道:“依陛下旨意,兵仗局调拨棉甲等御寒之物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点头道:“这次行军赶赴张家口,对出动的勇卫营、西厂,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啊。”

    作为崇祯皇帝缔造的强军,其作战意志相比普通明军,要强上不少,不过在隆冬时节开拔行军,还要在规定时间内抵达张家口,这的确不是件易事。

    对周遇吉、陈继盛这帮将校来讲,此番长途跋涉的行军,将面临诸多的问题,但崇祯皇帝对他们充满信心。

    倘若连这样一次行动考验,都没办法圆满完成,那日后如何重用他们,如何依靠他们扩大新军规模。

    “徐卿他们过来没有?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敲击着龙案,对韩赞周说道:“武备院筹备至今,也算召集进京些人才了,朕要见见他们。”

    韩赞周低首道:“回皇爷,乾清门那边,还没有传来消息,不然奴婢跑一趟,去……”

    “启禀皇爷,徐枢辅领武备院全体,求见。”韩赞周的话还没讲完,在殿外的宦官,便匆匆走进东暖阁,向崇祯皇帝禀道。

    “宣!”

    对崇祯皇帝来讲,逐步去制衡朝堂,是他要做的事情,改变内廷框架,是他要做的事情,同理,培养大明的科学体系,也是他要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想改变大明摆烂的境遇,就必须要掌握真正的兵权,扩编崇祯皇帝想要的新军,而非当前糜烂的明军。

    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,他斥巨资缔造的新军,必须装备质量硬、性能强的各式火器,成为碾压这个时代的军队。

    不过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关于火器、火炮的发展进程,崇祯皇帝是了解一些,诸如线膛枪、燧发枪、后装燧发枪之流,再比如威力更强的黄火药等等,这些名字,崇祯皇帝全都知道,但是具体如何研制,他却不清楚里面的奥秘。

    武备院创建的意义,这不就凸显出来了,研制各式火器、火炮,是他们的首要目标,在此基础上,对天文、地理等等学科,都可以进行拓展。

    科学研究是极为耗费银子的,但崇祯皇帝同样清楚,没有进步的大明,难以摆脱衰亡的命运。

    “臣…徐光启,拜见陛下!”

    “臣…李之藻,拜见陛下!”

    “臣…熊明遇,拜见陛下!”

    “学生…宋应星,拜见陛下!”

    “学生…焦勖,拜见陛下!”

    “邓玉函/罗雅谷/汤若望/龙华民,拜见大明皇帝!”

    一道道行礼声,打断了崇祯皇帝的思绪,看着眼前这帮人,崇祯皇帝的脸上,露出了几分笑意。

    尽管大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,将火器这些领域,打上所谓不入流的标签,但也有那么一些开明的人,愿意研究这些。

    倘若崇祯皇帝心里不清楚,日后定是热武器的时代,真理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,那他面对眼前的烂摊子,定不会耗费宝贵的银子,去砸到耗时耗力的科学研究上。

    “都免礼吧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面露笑意,伸手示意道:“来人啊,给徐卿、李卿赐座,李卿,近来病情如何了?

    这些时日朕忙于朝政,没注意到李卿的病情,韩赞周,等稍候你去太医院一趟,派人给李卿诊治一二。”

    李之藻,那可是明末的科学大牛,与利玛窦关系很近,主张西法,精通天文学、数学等领域。

    与徐光启、宋应星、孙元化等并列,都是享誉盛名的存在。

    其实真要论起来的话,在火器方面的研究,大明并没有落后于世界,但是受大明吏治腐败的影响,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,偷工减料、以次充好等锻造出的火铳,没打两枪,就他娘的炸膛了,那谁能受得了啊。

    叫崇祯皇帝觉得可惜的是,这些精通火器领域研究,对西洋的文明不排斥的大明本土人才,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用。

    倘若他们能聚集在一起,不必被研究经费所苦恼,多与西洋各领域科学家,进行碰撞,那科学的火种,必将在大明熊熊燃烧!

    专业的事情,交给徐光启他们来办,其他的事情,他这个大明天子来解决,崇祯皇帝就不相信了,武备院会没有突破性进展。

    患病的李之藻要保护好,不能叫他在崇祯三年就去世,像这样的人才,能多活一年,对大明都是有好处的。

    “想来你们再来之前,关于武备院的事情,徐卿都讲给你们了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面露微笑,看着李之藻他们说道:“朕创设武备院,想精进我大明在火器领域的研究,与此同时,在别的领域的研究,也是大力支持的。

    先前因建虏进犯一事,被迫停下的编撰新历一事,朕觉得可以重启了,对武备院日后的发展,不知诸卿心里可有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既然要重视科学研究,那同徐光启他们的交流,就不能独断乾纲,科学的事情,要多听科学家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大明对火器、天文、地理等领域的人才,实在是太少了。”李之藻脸色有些苍白,站起身来,拱手道:“若是陛下真想叫武备院变得更好,还请陛下能多招收些传教士,同时允许他们在京城传教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可招收一些无心于仕途的学子,将他们集中在武备院这边,分属到陛下划分的各個学科组,进修相应领域的知识。”

    徐光启面露忧色的看向李之藻,他没有想到李之藻会提传教一事,这对大明来讲,是相对难办的事情。

    遥想万历四十四年,发生的南京教案一事,那对天主教的打压和破坏,不可谓是不大的啊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对西洋传教士,究竟是怎样的态度,徐光启心里是没底的,同样没底的还有邓玉函、汤若望等人。仗剑至天涯的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