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79
。对了,还有贺祈……”
“这个无需你出手。”元思兰扯起嘴角,笑得人背后生寒:“我自会出手了结他!”
……
半个时辰后,元思兰随着二皇子出了流华宫,去了保和殿。
元思兰特意沐浴更衣,此时俊美整洁,气度不凡,从容不迫。没有半点即将去边关“送死”的颓然不安。
保和殿外,一众身着软甲的御前侍卫昂然而立。
元思兰目光一掠,落在了一个格外高大英俊的少年身上。
贺祈!
贺祈也在第一时间看了过来。隔的老远,四道目光在空中相遇。彼此心底,涌起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浓烈杀意。
二皇子率先上前:“替本皇子通传一声,就说本皇子和思兰表哥一同来觐见。”
传信的内侍恭声应下。
贺祈忽地出声:“稍等,我也一同进去。”
一千御前侍卫里,能在御前出入随时面圣的,只有寥寥几人。贺祈正是其中最得天子信任的一个。
内侍随口笑着应了,和贺祈一同进了保和殿。
片刻后,内侍出来了,贺祈却留在了殿内。
内侍道:“皇上有口谕,请两位殿下进殿觐见。”
这个贺祈,防他倒是防得紧。
元思兰心中冷笑一声,迈步进了保和殿。
保和殿里,除了宣和帝之外,还有卫国公靖国公等人。元思兰一现身,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元思兰的身上。
元思兰上前一步,抱拳躬身,行了一礼:“思兰见过皇上。”
宣和帝神色莫测,淡淡道:“免礼平身。”
元思兰谢恩后,站起身来。不等宣和帝相询,便张口道:“二皇子刚才去流华宫,将平西侯的奏折所言都告诉了我。”
“能为大楚边关平安尽一己之力,我求之不得。我愿尽快启程去边关,在阵前劝降鞑靼骑兵。请皇上立刻下旨。”
这一举动,显然大出众臣所料。
不管元思兰是出于什么原因主动张口,都是一桩好事。
卫国公这个老狐狸,立刻出言夸赞:“太子殿下主动请缨前去边关,义薄云天,令人敬佩!”
靖国公也张口道:“太子殿下胸襟气魄,远胜常人,微臣敬佩不已。若能不战而胜,边关就此平定,真是大功一件。”
其余众臣,也纷纷张口附和。
站在宣和帝身侧的贺祈,目光紧紧地盯着元思兰。
二皇子竟然真的说动了元思兰?
不,不对。
二皇子还没这个能耐。应该是元思兰想通了其中关节,要从死路中挣扎求生,为自己搏一条生路。
宣和帝也在看着元思兰,缓缓问道:“你真的想主动前去?”
元思兰想也不想地应是。
宣和帝的龙目中闪过一丝亮光:“好!你有这份心,朕自会成全你。来人,立刻拟旨。”
一旁的侍读学士,立刻领命拟旨。
站在元思兰身侧的二皇子,心中一阵激动,和永安侯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。
就在此时,宣和帝张口问道:“思兰,你前去边关,可有什么要求?”
元思兰微不可见地勾了勾嘴角,拱手应道:“思兰确实有两件事,想求皇上恩准。”
☆、第四百一十二章居心(一)
第四百一十二章居心元思兰想做什么?
立在天子身侧后方的贺祈,黑眸中闪过一丝警惕的光芒。
元思兰似有所察,遥遥看了贺祈一眼,四目对视间,闪过彼此心知肚明的凛然杀意。
“哪两桩事?”宣和帝的声音响起。
元思兰定定心神,对着宣和帝和众臣说道:“此去边关,我想将五百亲兵一同带上。”
这个要求不算过分。总不能让元思兰自身去边关,将他的亲兵都留在京城。这也太着痕迹了。
宣和帝略一点头:“好,朕准了。”
元思兰又道:“思兰还有一事相求。如今鞑靼和大楚在打仗,我这个鞑靼太子身份不免有些尴尬。在京城有皇上庇护,无人敢相欺。出了京城后,一路快马行军,也要近一个月的路程。只怕在途中会遭人暗算,或遇到胆大包天的刺客。”
“思兰厚颜,恳请皇上派人随行保护。”
这个要求同样正大光明。
元思兰是去边关“劝降”鞑靼骑兵,打着为大楚出力的旗帜。既是如此,宣和帝就该给他应有的体面和尊严。
宣和帝并未犹豫,张口应允:“朕也准了。”
贺祈心中一动,已经猜到元思兰要做什么了。
不出所料,元思兰朗声请求道:“贺校尉是御前侍卫统领,骁勇无双。还有一层身份,是平国公世子。此去边军,思兰想请贺校尉同行,请皇上恩准!”
众人:“……”
元思兰所言,大出众人意料之外。
论身份,贺祈确实最合适。边军统帅是贺祈的亲爹,平西侯是贺祈的亲舅舅。贺祈随行,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元思兰的人身安全。
可元思兰和贺祈之间的“私怨”,知道的人绝不在少数。至少在场的人都清楚。
在这样的情形下,元思兰点名要求贺祈同行,这背后的用意,就值得人琢磨了。
不过,元思兰主动求去边关,堪称知情识趣十分上道。此时他提出的要求,只要不太过分。宣和帝都不便拒绝……
宣和帝略一权衡,转头看了贺祈一眼:“贺校尉何在?”
贺祈拱手:“末将在!”
宣和帝淡淡道:“你可愿随行守护鞑靼太子去边关?”
贺祈毫不迟疑地应道:“末将愿往!”
“好!”宣和帝张口下旨:“朕给你两百御前侍卫,再点两千御林军。三日后就启程!思兰的安危,就交给你了。”
贺祈沉声应旨:“末将遵旨。请皇上放心,末将一定尽心当差,绝不负皇上信任。”
元思兰目中闪过一丝光芒,笑着冲贺祈一拱手:“此次就要辛苦贺校尉了。”
贺祈笑着应道:“殿下言重了。能为皇上分忧,随殿下同行,末将求之不得。”
两人宛如多年至交好友,言语间十分亲热和气。
心中的杀气,被遮掩得严严实实。
……
程锦容在保和殿里当值,消息十分灵通。元思兰还没出保和殿,此事就传到了她的耳中。
前来送信的内侍,是赵公公的干儿子小喜。
赵公公是宣和帝的近身内侍,对天子极其忠心。这么多年来,后宫嫔妃包括盛宠多年的郑皇贵妃在内,没人能成功收买赵公公。
赵公公和杜提点私交倒是不错,不过,也仅仅是不错而已。
在皇庄密室里,程锦容拼尽全力为宣和帝看诊救治。对天子忠心耿耿的赵公公,自此便对程锦容极有好感。
“这个无需你出手。”元思兰扯起嘴角,笑得人背后生寒:“我自会出手了结他!”
……
半个时辰后,元思兰随着二皇子出了流华宫,去了保和殿。
元思兰特意沐浴更衣,此时俊美整洁,气度不凡,从容不迫。没有半点即将去边关“送死”的颓然不安。
保和殿外,一众身着软甲的御前侍卫昂然而立。
元思兰目光一掠,落在了一个格外高大英俊的少年身上。
贺祈!
贺祈也在第一时间看了过来。隔的老远,四道目光在空中相遇。彼此心底,涌起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浓烈杀意。
二皇子率先上前:“替本皇子通传一声,就说本皇子和思兰表哥一同来觐见。”
传信的内侍恭声应下。
贺祈忽地出声:“稍等,我也一同进去。”
一千御前侍卫里,能在御前出入随时面圣的,只有寥寥几人。贺祈正是其中最得天子信任的一个。
内侍随口笑着应了,和贺祈一同进了保和殿。
片刻后,内侍出来了,贺祈却留在了殿内。
内侍道:“皇上有口谕,请两位殿下进殿觐见。”
这个贺祈,防他倒是防得紧。
元思兰心中冷笑一声,迈步进了保和殿。
保和殿里,除了宣和帝之外,还有卫国公靖国公等人。元思兰一现身,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元思兰的身上。
元思兰上前一步,抱拳躬身,行了一礼:“思兰见过皇上。”
宣和帝神色莫测,淡淡道:“免礼平身。”
元思兰谢恩后,站起身来。不等宣和帝相询,便张口道:“二皇子刚才去流华宫,将平西侯的奏折所言都告诉了我。”
“能为大楚边关平安尽一己之力,我求之不得。我愿尽快启程去边关,在阵前劝降鞑靼骑兵。请皇上立刻下旨。”
这一举动,显然大出众臣所料。
不管元思兰是出于什么原因主动张口,都是一桩好事。
卫国公这个老狐狸,立刻出言夸赞:“太子殿下主动请缨前去边关,义薄云天,令人敬佩!”
靖国公也张口道:“太子殿下胸襟气魄,远胜常人,微臣敬佩不已。若能不战而胜,边关就此平定,真是大功一件。”
其余众臣,也纷纷张口附和。
站在宣和帝身侧的贺祈,目光紧紧地盯着元思兰。
二皇子竟然真的说动了元思兰?
不,不对。
二皇子还没这个能耐。应该是元思兰想通了其中关节,要从死路中挣扎求生,为自己搏一条生路。
宣和帝也在看着元思兰,缓缓问道:“你真的想主动前去?”
元思兰想也不想地应是。
宣和帝的龙目中闪过一丝亮光:“好!你有这份心,朕自会成全你。来人,立刻拟旨。”
一旁的侍读学士,立刻领命拟旨。
站在元思兰身侧的二皇子,心中一阵激动,和永安侯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。
就在此时,宣和帝张口问道:“思兰,你前去边关,可有什么要求?”
元思兰微不可见地勾了勾嘴角,拱手应道:“思兰确实有两件事,想求皇上恩准。”
☆、第四百一十二章居心(一)
第四百一十二章居心元思兰想做什么?
立在天子身侧后方的贺祈,黑眸中闪过一丝警惕的光芒。
元思兰似有所察,遥遥看了贺祈一眼,四目对视间,闪过彼此心知肚明的凛然杀意。
“哪两桩事?”宣和帝的声音响起。
元思兰定定心神,对着宣和帝和众臣说道:“此去边关,我想将五百亲兵一同带上。”
这个要求不算过分。总不能让元思兰自身去边关,将他的亲兵都留在京城。这也太着痕迹了。
宣和帝略一点头:“好,朕准了。”
元思兰又道:“思兰还有一事相求。如今鞑靼和大楚在打仗,我这个鞑靼太子身份不免有些尴尬。在京城有皇上庇护,无人敢相欺。出了京城后,一路快马行军,也要近一个月的路程。只怕在途中会遭人暗算,或遇到胆大包天的刺客。”
“思兰厚颜,恳请皇上派人随行保护。”
这个要求同样正大光明。
元思兰是去边关“劝降”鞑靼骑兵,打着为大楚出力的旗帜。既是如此,宣和帝就该给他应有的体面和尊严。
宣和帝并未犹豫,张口应允:“朕也准了。”
贺祈心中一动,已经猜到元思兰要做什么了。
不出所料,元思兰朗声请求道:“贺校尉是御前侍卫统领,骁勇无双。还有一层身份,是平国公世子。此去边军,思兰想请贺校尉同行,请皇上恩准!”
众人:“……”
元思兰所言,大出众人意料之外。
论身份,贺祈确实最合适。边军统帅是贺祈的亲爹,平西侯是贺祈的亲舅舅。贺祈随行,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元思兰的人身安全。
可元思兰和贺祈之间的“私怨”,知道的人绝不在少数。至少在场的人都清楚。
在这样的情形下,元思兰点名要求贺祈同行,这背后的用意,就值得人琢磨了。
不过,元思兰主动求去边关,堪称知情识趣十分上道。此时他提出的要求,只要不太过分。宣和帝都不便拒绝……
宣和帝略一权衡,转头看了贺祈一眼:“贺校尉何在?”
贺祈拱手:“末将在!”
宣和帝淡淡道:“你可愿随行守护鞑靼太子去边关?”
贺祈毫不迟疑地应道:“末将愿往!”
“好!”宣和帝张口下旨:“朕给你两百御前侍卫,再点两千御林军。三日后就启程!思兰的安危,就交给你了。”
贺祈沉声应旨:“末将遵旨。请皇上放心,末将一定尽心当差,绝不负皇上信任。”
元思兰目中闪过一丝光芒,笑着冲贺祈一拱手:“此次就要辛苦贺校尉了。”
贺祈笑着应道:“殿下言重了。能为皇上分忧,随殿下同行,末将求之不得。”
两人宛如多年至交好友,言语间十分亲热和气。
心中的杀气,被遮掩得严严实实。
……
程锦容在保和殿里当值,消息十分灵通。元思兰还没出保和殿,此事就传到了她的耳中。
前来送信的内侍,是赵公公的干儿子小喜。
赵公公是宣和帝的近身内侍,对天子极其忠心。这么多年来,后宫嫔妃包括盛宠多年的郑皇贵妃在内,没人能成功收买赵公公。
赵公公和杜提点私交倒是不错,不过,也仅仅是不错而已。
在皇庄密室里,程锦容拼尽全力为宣和帝看诊救治。对天子忠心耿耿的赵公公,自此便对程锦容极有好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