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气书库 - 历史小说 -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在线阅读 - 573.淮扬分校

573.淮扬分校

    “世子爷,根据福海号的试验结果,淮丙一号在同等用料的情况下,货运量略大于福船而略小于沙船。”

    经过福海号的精心测算,500料以上福船,每料的排水量相当于0.33公吨,500料以上的沙船,每料排水量约为0.34吨,而新建的500料淮丙型老闸船,每料排水量大约是0.335吨,介乎于福船与沙船之间;至于500料以下的不同船型,因为用料太少的缘故,所以,每料的排水量都要低于0.3吨,乃至更多;所以,同等船型都是船造的越大越经济。m.zwWX.ORg

    “在运输同样货物、并且同时同海域的情况下,淮丙一号的船速要比淮甲船快了近四分之一,比淮乙船快了六分之一,但比同样用来测试的淮丁船慢了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。”

    因为采用了低阻力的流线型设计和较为适当的长宽比,所以,老闸船的船速比福船、沙船以及更沙船相差无几的鸟船相比,都要优秀,但老闸船的船速再快,也快不过西式帆船,尤其是西式帆船中的纵帆船,那才是真正的冲刺冠军。

    不过西式帆船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,譬如软帆需要使用大量的厚实布料、成本较大,譬如软帆船需要大量的cao帆水手、且收放不容易、加大了船上必备粮水的数量、减少了运输商货的数量、增加了营运成本,又譬如在逆风和无风的情况下cao作困难----纵帆船相对比横帆船要好一些----等等。

    所以,福海号根据实测结果建议道:“福海号认为,现阶段可以试着减少从福建购买福船的数量,并以自建老闸船取而代之,但不宜全面建造老闸船,仍然需要保持同步生产沙船,倒是从福建和浙江那边购船或可以相应的减少了。”

    朱由崧听到这,明白了福海号的意图,即用自造全面取代外购,籍此节约资金,对此,朱由崧仔细的考虑了一会,否定道:“告诉福海号,既然老闸船相较福船、沙船都有优势,云梯关船场当应该在完成现有沙船建造计划后,迅速转产老闸船型,至于淮甲船队的扩大,或可以继续从宁台购入鸟船,从苏松购入沙船,至于福船还是应该继续购入,购入后可一半转手售卖于李国助及郑芝龙,一半自用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段话,朱由崧在室内走了两步,这才继续跟俞义说道:“孤以为,云梯关船场现阶段应该保证每年生产两只老闸船为宜,并逐渐生产更大型的老闸船。”

    朱由崧并没有立刻让云梯关船场生产军用型老闸船,一个原因是,现在云梯关造出的老闸船的吨位还太小了,只有200吨而已,所以现在还不是立刻将老闸船军用化的时候,需要等到什么时候云梯关那边能生产1500料的老闸船后再考虑----在朱由崧看来,一条护航舰没有500吨以上的排水量就是不合格的。

    而第二个原因则是,云梯关就在明廷的监视之下,在云梯关造大型军舰,那可是犯了明廷的大忌讳了,所以并不合适,还是需要等小琉球那边进一步发展起来了,把船厂迁移过去了之后,再考虑生产专用的战斗舰。

    俞义见朱由崧说完了,便应道:“世子爷,奴婢就这么把您的决定送往淮安了?”

    朱由崧点了点头,俞义便准备退下去了,此时就听朱由崧说道:“你去把邵山长请来!”

    俞义领命而去,大约一个半时辰之后,管墨艺塾的山长邵存英出现在了朱由崧的面前。

    “邵先生,”朱由崧请邵存英坐下,然后直截了当的跟他说道。“现而今,王府在淮安等处开设了不少的产业,也在淮扬等地招募了一个工匠,但还是有很大的不足,而艺塾这边在河南招募的生徒,很多不太愿意去南直隶做事,所以,我的意思,是想在淮扬开一所管墨艺塾的分校,先安排生徒三年蒙学,三年蒙学后再分科。”

    朱由崧的话半真半假,真的是他要在淮扬重建一个管墨艺塾。

    假的是,现有生徒即便是真不愿意去淮扬任职的,也不能不去,毕竟入学之初就做了约定了,除了极少数读出功名的----实际上,一部分秀才也是要为福王府做事的,真正能超脱的只有举人----其他人要为福王府工作的,岂是谁说不去就能不去的。

    就是让你去东北、去小琉球,也得去----其实农本堂和矿师堂已经有人被派往小琉球和图们江等地工作了----绝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,谁敢软磨硬泡,且看看王府会不会教训你怎么做人!

    邵存英当然知道朱由崧的话有问题,但他没有揭穿,而是在沉吟片刻后,向朱由崧发问道:“世子的意思是,要把现有书院和学堂迁一半到淮扬去吗?”

    “现在校舍还没建好,蒙学也还没招生,所以还不用迁,但差不多两年后,书院和学堂都要迁一半去淮扬。”随即朱由崧补充道。“考虑不少先生是不愿意去淮扬的,所以,现在就应该着手雇募新的师范了。”

    朱由崧这话倒是不假,至少洛水书院的主持人、朱由崧的经师张桂沁就因为赡养老母的缘故,不会愿意去淮扬的。

    但邵存英想的更多一些,所以他探问道:“世子的意思是,让我现在就去淮扬主持蒙学?”

    朱由崧笑了起来:“单单只是蒙学的话,倒也不必邵先生出马了,但涉及到招募更多师范,就只怕其他人没这个资历,压不住阵脚啊!”

    邵存英苦笑起来:“世子,你倒是为难我了。”

    朱由崧二话不说,只是起身向邵存英深施一礼,邵存英摇头道:“世子,您这可是赶鸭子上架啊!”

    朱由崧却依旧躬身不动,对此,邵存英无奈道:“既然世子用得着老夫,老夫也只能舍了这身老骨头了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邵存英带着被朱由崧信重的高兴,以及被朱由崧胁迫的不满走了。

    朱由崧之所以要把邵存英调到淮安,一方面是真的手中拿不出合适的人选,另一方面,则是对河南境内管墨艺塾的用更多的、不可告人的安排,是不能让邵存英知道的。

    既然邵存英知趣的接受了去淮扬的安排,那么,朱由崧的目光便投向了北京的方向。

    “崇祯皇帝,我做好准备了,你,又做好了,接受烂摊子的准备吗······”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