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气书库 - 历史小说 -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在线阅读 - 1006.银子

1006.银子

    南迁虽然被搁置了,但北京城里人心惶惶,有门路的人都想办法南下了,就是一时走不开的,也想办法开始向京外转移家财。

    “眼下兑换飞票的生意好吗?”

    顺和店北京支店负责人杨华芝回复道:“回贺公公的话,现在形势紧张,兑飞票的生意特别红火,这不,开年以来,才一个多月,就已经开出去一百三十万两的飞票了。”

    在顺和店存银子兑飞票时是需要支付百分之五的手续费的----支取的时候不需要----因此光开出去这130万两飞票,就等于获得了6.5万两的营收,也难怪杨华芝说生意好呢。

    接替段炜出任福王京邸管事内监的贺甫想了想,又问道:“那北京城里,还有其他人做这个生意的吗?”

    杨华芝回复道:“这些年晋商和徽商也效仿本号,在做飞票生意,当然,他们用的名字不一样,晋商那边叫钱票、徽商叫银票或商票,但实质是一样的,不过,眼下闯逆已经打到了山西,晋商钱票已经没有人敢兑了,至于徽商这边,现在有实力,敢做这生意的也不多了。”

    晋商是因为老巢被李自成占领了,所以失去了信用,进而无人问津,但南直隶这边,张献忠已经被赶进四川了,明政府在南直隶、湖广南部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的统治基本完好,那为什么在江南拥有极大势力的徽商也不敢做飞票通兑的生意了呢?

    其实,在南直隶、江西、浙江等地,徽商还是敢继续做飞票生意的,但帮助北京城里的权贵,把银子运往南方,他们想做也做不了。

    怎么可能呢?盐漕一体,徽商难道不能通过漕运船只把银钱运回南方吗?

    本来是能的,可谁让这股把家财运往南方的风气是在正月后,朝廷南迁提议曝光后才兴起的,在天寒地冻、运河冰结、河漕中断的现在,徽商可没有能力通过陆路把银子运回南方去的,所以,对于突如其来的这股风潮,徽商想赚也赚不了。

    那么福王府就能赚这笔钱了?

    是的,但福王府不是走运河这条路,而是由海路南运,这不,为了运输这些银子,福海号根据朱由崧的指示,会在二月末渤海湾化冻后向塘沽派出至少4艘淮甲运银船,来接运白银南下,届时为了银船安全,辽海分舰队也派出数艘淮丙巡航舰前来护航的。

    既然福王府能通过海路运银南下,那徽商就不会如法效仿吗?

    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,徽商没有船,要知道,天津这边的确有船,但那是给崇祯南撤准备的,在皇帝随时可能南撤的当口,谁都不能挪用;至于民船这边,也不是没有,但这些船都掌握在天津、山东等处的北地商人手中。

    在过去,徽商跟掌握对朝贸易及对日走私贸易的山东、天津商人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少的,因此事到临头了,徽商再想跟在天津有船的北地商人合作,已经是不可能了----至少双方之间没有信任度,因此当几十万两银子放在一条船上,谁敢保证对方就不会起了什么坏心思,到时候,人船银皆失,彼此还要互相扯皮、互相猜忌呢。

    至于徽商自己搞到了船,船上全部是自己人押运,也没有屁用,因为只要他们敢运,福王府就敢派辽海分舰队在半途抢劫了。zWWx.org

    因此,心有七窍的徽商在评估风险后,大多也不敢接这份生意,赚这笔银子。

    贺甫当然也是明白这个理的,所以他没有追问原因,只是问道:“开出去的飞票都做过特别记印了吗?”

    为什么要在顺和店北京支店发出去的飞票上动手脚,当然是为了将来拒绝支付做准备,但这层意思朱由崧谁也没有告诉过,所以,下面人的也只是遵命行事而已。

    话说,这么麻烦干什么,为什么不发行大面额的专门飞票,以为现有通用飞票的区别呢?

    第一个原因跟徽商来不及承运白银南下,无法承接银票或商票汇兑生意一样,顺和店这边也来不及印制超大面额的飞票,并将相关消息传递给各地的支店知晓。

    第二个原因是,存银人对大面额飞票有天然的不信任,因此他们每每都指明要一些方便兑换(不引起承兑人注意)的小面额飞票,其中连顺和店之前广受各地商人欢迎的“壹仟两”、“伍佰两”这两种面额----顺和店截止到目前,一共发现了“壹仟两”、“伍佰两”、“叁佰两”、“壹佰两”、“伍拾两”、“贰拾两”、“拾两”、“伍两”等八种面额的飞票----都大受冷落,相反倒是“壹佰两”、“五十两”这两种面额更受欢迎。

    因此,你有张良计,我有过墙梯,为了针对这些大户日后化整为零、分散支领,所以朱由崧才特意要求在近阶段于北京发出的飞票上都做了记号。

    “回贺公公的话,都按总号的意思,做好了记号,保证各地支店一查验就能看出是北京发出的。”

    贺甫想了想,说明道:“一百三十万两的确不少了,但咱家以为或可以更多,这样吧,你秘密派人放出口风去,就说眼下南运困难,再要开兑飞票,顺和店的风险就大了,所以过两天规费要涨一个点。”

    贺甫这是准备反其道而行之,对此,杨华芝有些担心:“五个点已经很高了,再涨人家未必就会来了。”

    贺甫胸有成竹的说道:“这倒不用你担心,正所谓,该来的终归会来的,不会来的,你就是把费用降下去,他也不会来。”

    杨华芝明了道:“也是,时局紧迫,现在着急的应该是那些王公大臣。”

    贺甫点点头:“这是这个理。”

    意犹未尽的贺甫随即补充道:“你且注意看了,若是接下来三天内,来开飞票的人持续增多或保持现有规模,你立刻把规费涨上去,然后三天一调,最高允许你调到十五个点。”

    杨华芝眨了眨眼:“十五个点?”

    “对!”贺甫确认道。“十五个点,等十五个点后,若还有人愿意来开飞票,我们也不能再收了。”

    杨华芝不解道:“这么高的赚头为什么不继续做呢?”

    贺甫幽幽的回应道:“就怕到时候收了银子,也没办法运出去北京城了······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