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八章 登基(求月票)
书迷正在阅读:[伪快穿] 魅魔小姐直播中(NPH)、娇娇上位、被情欲之神重生后、春閨夜夢錄、宫门共妻(云之羽二创)、全职图鉴解锁中、熊学派的阿斯塔特、【路人须/蛇须】榴花欲燃、徐徐诱之、望月听风知几许
君臣各退一步,为朱四登基称帝铺平了道路。 朱四于当日上午进城,正午时分从大明门进入皇宫,由兴王府仪卫司侍卫及锦衣卫、御林军等护送前往奉天殿,与早就等候在那儿的大臣见面。 正式登基。 杨廷和主持了这次登基典礼。 在场文臣武将,很多人朱四都不认识,由杨廷和亲自出面给朱四介绍,其实这本来是太监的职责,但杨廷和明显要以此方式,告诉朱四,你当皇帝后应该听谁的。 在简单引介后,随即朱四这边由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彬,拿出杨廷和事前准备的“诏书”,等于是皇帝登基后所下的第一道登基诏,最后两句是:“……朕奉皇兄遗命入奉宗祧,改明年年号为绍治。” 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书,杨廷和最近总在做,作为内阁大大学士帮皇帝草拟诏书并无僭越,但这份诏书只得到朱四首肯称呼朱厚照为“皇兄”,有关改元事,朱四可没有同意过。 本来诏书公布后,等于要立即执行,大臣们俯首听命便可。 谁料朱四朗声问道:“绍治这个年号不好,内阁没有做其他备选方案吗?” 一个问题出来,就让在场人等有种汗毛直立的感觉。 都已经当作你的诏书公布出来了,你突然问有没有别的备选? 这不明摆着告诉在场大臣,这诏书不是我立的,至于这个绍治的年号也不是我所选定的? 杨廷和脸色漆黑,瞬间有种脸被人抽了几巴掌的感觉。 但杨廷和还是硬着头皮出列道:“绍治年号,有绍弘治之治,革前朝弊端之意,是为彰显陛下文治之举所立……” 杨廷和的意思是,都已经选定了绍治的年号,就别瞎折腾了,你年岁小不明白道理,我就告诉你这年号有什么好处,你受着便是。 朱四道:“朕问的是,可否有其它备选?” 杨廷和气息都有些不匀称,道:“尚有明良、嘉靖二选。” 朱四尚未到京城前,内阁和礼部就在酌情拟定来年年号的问题,备选三者分别是绍治、明良和嘉靖,由杨廷和拍板选定绍治,但现在明摆着朱四不想听任杨廷和擅专。 朱四点头道:“嘉靖这年号更好,取《尚书》言,‘不敢荒宁,嘉靖殷邦。至于小大,无时或怨’之意,乃有帝王勤于治国的勉励,朕认为,来年年号,就定为嘉靖吧!” 一席话,看似普通,却好似告诉在场所有人,我这个新皇看似年少,但对于文化知识修养方面丝毫没有懈怠过,你随便告诉我个词,我就能清楚告诉你出处,并阐述其内涵,却也正好回击你,让人觉得我改变你初定的年号有理有据。 杨廷和本来对朱四有些轻视,眼前不过是藩王之子,还是兴王的独子,自小宠溺之下,就算经过系统教育也应该跟个纨绔子弟没多少区别,谁知上来就引经据典反驳自己,还说得如此让人信服,杨廷和自己都不知该如何反驳。 吏部尚书王琼出列道:“此议甚好!” 只是这四个字,就说明王琼正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。 或许王琼自己也知道,杨廷和当政后自己没好果子吃,所以皇帝初登基,就死命往新皇这边站位。 杨廷和往王琼身上看了一眼,随即行礼:“臣附议!” 朱四道:“好了,诸位卿家朕已见过,随朕前来京师的一些人,朕想安排到朝中为朕所用,诸位卿家可有意见?” 杨廷和早就知道朱四可能会在朝廷安插兴王府的人,却没想到朱四话说得如此直接,先前还觉得这小子不太好对付,一看初上任就要任人唯亲,突然又觉得新皇没那么多城府,或许只是自己多心了。 “应经吏部考核,再经廷推,由众大臣决议之后才能定下来。”杨廷和道。 朱四问道:“随朕到京师的王府右长史,袁宗皋者,乃朕自幼的先生,以他的博学多才,还有在朝中的资历,应当委以如何官职?” 朱四上来就要委命袁宗皋的官职,其实是想把袁宗皋推出来站到风口浪尖上。 未等杨廷和开口,吏部尚书王琼便再次出列道:“如今吏部右侍郎职位空缺。” “那好,朕便提议,由袁卿家接替吏部右侍郎的职位,诸位卿家可有异议?若没有的话……就如此执行吧!”朱四道。 话说得太过武断。 一茬接着一茬,本来杨廷和想跟朱四说,这种事可以慢慢来,不用着急,现在只是个简单的登基大典,是为了迅速安定朝廷和人心,不需要上来就委命官职,而且我们也不会亏待兴王府的属官。 但现在朱四提出来,还有吏部尚书王琼在旁推波助澜,让杨廷和场面上陷入被动。 “杨阁老,您的意见呢?” 朱四望着杨廷和。 杨廷和一阵迷惑,心想,你小子挺厉害啊。 这么多朝中大臣汇聚于斯,你少年之身,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规模的朝会,居然一点儿都不怯场,还条理分明先提出议桉最后才问我意见,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当了几年的皇帝早就有经验了呢。 杨廷和本想回绝,或是拖延,但看旁边的梁储和蒋冕正在用眼神提醒他别生硬回绝,导致君臣对立,杨廷和便道:“若诸位同僚并无意见的话,老臣附议。” 朱四道:“那在场诸位,谁有意见?” 当然没人会有意见。 朱四在问过三遍后,这才道:“那吏部就上奏疏,朕会批准袁长史的官职,至于其他事务,一切都按大明法度办事,朕不会多过问,如今经历jian佞祸国,民众生活苦不堪言,一切当以休养生息为主。朕初登大宝,不解之处请诸位卿家多多提点……朕先在这里谢过诸位卿家。” “臣等不敢!” 本来杨廷和还想给朱四扣个“刚愎自用”、“任人唯亲”的标签,但听了朱四后面这番话,分明人家知道分寸和进退,只是想在朝中有个人能帮着说话,才会安排袁宗皋到吏部为侍郎,加上袁宗皋的年龄和资历在那儿摆着,还曾做过一任江西按察使,考满九年调京师为侍郎合乎法统。 想给新皇扣顶恶帽子很难。 朱四突然又望向杨廷和,道:“朕听闻,皇兄驾崩这月余来,由杨阁老监理国政,将一干jian佞擒拿,等候问罪,他们祸国殃民,危害百姓,令京师及天下黎民不安,所造之孽需一并拨乱反正,朕想及早将他们定罪,以安人心。请问杨阁老,朕是否有权接手,让东厂和锦衣卫将其同党罪行一并查处,并以治罪?” 朱四的出手一环接着一环。 安排个袁宗皋为吏部侍郎,顺利完成,随后就要把诏狱大权稳稳拿到自己手上,而契机就是给江彬、钱宁、于经、张忠、张锐等朱厚照身边的佞臣定罪。 本来杨廷和不想放权,但诏狱本来就是皇帝特有的权力,现在东厂和锦衣卫只是由他暂时统调,若是诏狱掌控在文官手中,本来就不符合诏狱所定初衷。 “臣不敢有异议。” 杨廷和识相放手,意思是这种事你自己决定便可。 朱四很满意,点头道:“朕不会独断专行,先将此等jian佞下诏狱,查清楚罪行及同党后,再移交刑部一并定罪,若朝中仍有jian佞不为所查,科道言官也一并上奏交劾,朕会酌情考量其中利害,交诏狱查办!” 此话一出。 别说杨廷和,就连在场其余大臣都觉得这个少年天子不简单。 大家第一次见面,也是第一次朝会,这小皇帝就这么条理分明做了好几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大事,先改年号让人知道他不会事事从于内阁和六部,随后安排袁宗皋进入朝廷中枢,最后就是拿诏狱归属权说事,一步步可说是一环扣一环,让人刮目相看。 杨廷和也不知该喜该悲。 正德朝朝纲混乱,皇帝胡闹,近佞全都祸国殃民,以至于民怨沸腾,眼下新皇登基后已打出旗号要勤勉治国,拨乱反正,再加上小皇帝做事张弛有度,大明朝堂回归正途,文官应该高兴才是。 可为何就是高兴不起来呢? 上来就拿权,还拿得如此稳准狠,让杨廷和感觉形势不妙,善于用权的皇帝短时间内是好的,但长久下来必会刚愎自用,以自己的方式治国,最后结果或比一个胡闹的皇帝更难控制。 但眼下他却又不好说什么。 …… …… 一场登基典礼结束。 众大臣出宫,各司其职。 临退朝前,朱四明确说了,以后每日朝会都不会停辍,看起来要执行自己勤勉治国的承诺。 本来杨廷和想提出之前已延期一年的殿试何时举行的问题,但一想皇帝刚登基不久,以后见面的时间很多,没必要一次全抛出,再加上这次朝会上他吃了不少哑巴亏,便没有多言。 众大臣一走,朱四就在皇宫御用监太监张永的引路下,前去内殿查看自己日后的起居之所,并去给张太后行礼问安。 “我想见一下祖母……” 朱四对小步跟随自己的张永道。 张永急忙道:“陛下,您不可自称我,如今您已是天下之主。皇宫中,您要去何处,只管知会一声便可。” 朱四道:“那朕让谁进宫,也是一句话的事是吗?”